英媒文章:中国借丝路深化与中东关系
2019-12-03 07:41:21
  • 0
  • 0
  • 0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11月28日发表文章称,中国正在借“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与中东的关系。

文章称,鉴于历史上的联系,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朝着这个方向转变或许并不令人意外。包括伊朗和土耳其在内的一些国家曾沿着古丝绸之路的贸易路线与中国相连,商人们曾经从事香料、皮革和宝石贸易。

文章称,北京现在正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恢复这些联系。中国的参与已包括在伊拉克开发油田、帮助埃及在沙漠里建设新的行政首都、帮助伊拉克重建等。

文章介绍,沙特向中国大量出口原油。沙特等国认为,对华原油出口存在扩展的空间。埃及等其他国家则正准备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枢纽。中国与中东的贸易额已经约为3000亿美元,预计将进一步增长。

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高级副总裁、中国-中东关系专家乔恩·奥尔特曼说:“中国是一张空白画布,每个人都在上面画上自己的愿望。”

文章称,“向中国靠拢”也是伊朗和以色列等国应对美国的一种方式。美国是中东地区的主导大国,但目前华盛顿似乎正在抽身。

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中东和北非项目副主任萨娜姆·瓦基勒说:“他们对美国的作用相当担心,所以一直在(致力于)实现多元化。以色列人虽然希望与美国保持牢固的关系,但也希望得到中国越来越多的投资。”

【延伸阅读】美学者:“一带一路”开创性堪比人类登月

参考消息网11月20日报道 美国诺威奇大学副教授萨瓦尔·卡什梅里近日接受《参考消息》记者专访时,将“一带一路”倡议与人类登月计划相提并论,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具有开创性的伟大壮举。

有前瞻性和战略眼光

卡什梅里告诉记者,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是近年来具有开创性的事件之一,他经常拿来与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当年提出的登月计划相比较,认为二者同样是前所未有的具有前瞻性和战略眼光的壮举。

卡什梅里说,肯尼迪当年非常有远见,这项计划激励了整个美国社会。他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也和人类登月计划一样具有历史开创性。中国富裕强大起来之后,寻求增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建立友好的、有影响力的商贸关系。

他表示,这也是为什么他想要写一本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书,让美国读者更好了解中国的设想,并且思考如何与中国更好地相处。他说:“美国曾是全球第一,虽然目前仍然是,但中国已经是亚洲第一,尤其从人口规模及其需求而非军事等角度评判是如此。美国应该了解,无论它怎么做,中国都会沿着自己的道路不断前进。”

谈及“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响应和欢迎的原因,卡什梅里说,这些国家相信与中国之间的友好合作会提升生活水平,实现更好的发展,因为中亚以及世界各国都亲眼见证了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成功地带领7亿多人口脱离贫困,这是他们相信并愿意与中国合作的最主要原因。

西方指控毫无根据

卡什梅里说,不少西方研究机构关于“一带一路”倡议所写的内容“不太准确”,并且“通常使用很多专业术语”,因此很多政策制定者和普通民众无法正确理解,而大多数媒体在报道中也没有“充分地解释清楚这些先入为主的偏见”。

“有些人疑心‘一带一路’倡议是债务陷阱,我并不相信这种说法。”卡什梅里说,投资只会有利于当地发展。

同时,他认为将“一带一路”倡议描述为所谓的“新殖民主义”是毫无根据的。卡什梅里表示,殖民主义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指控,没有任何迹象显示中国想要这样做,“这在21世纪也是不可能的”。

卡什梅里表示,西方国家需要谦虚一些,为什么中国应该变得像美国一样?中国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国家,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他说,西方一些分析中国的理论是一厢情愿的,出自那些想要解释、预测中国发展并将其与传播西方价值观联系在一起的学者。卡什梅里说,他理解并愿意看到中国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亚洲本来就是一个价值观多元的地区,这与西方单一价值观有所不同。

更适合21世纪发展需求

卡什梅里表示,国家发展和富裕之后会想要与其他国家增进联系是一个历史规律,二战之后的美国也是如此。美国的盟友主要基于军事同盟,而中国正在尝试一个超越军事同盟的2.0版本,“一带一路”倡议并非出于军事考量,而是一个更加适合21世纪发展需求的合作机制。他认为,这是美国需要向中国学习的,因为各个国家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对于美国和中国来说,最重要的外交政策就是两国如何更好地共存。

在未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卡什梅里建议,中国仍然需要巧妙化解文化差异,同时不断优化项目投资和运营,此外还可以考虑在资金等方面与美国展开合作。中国需要考虑如何与美国合作,美国也必须了解如何与中国合作。

【延伸阅读】新媒记者探访东帝汶:这里装上了“一带一路”发动机——

参考消息网11月11日报道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1月10日发表题为《东帝汶装上“一带一路”发动机》的报道称,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帝汶落地,当地的中国元素日益增多。报道摘编如下:

东帝汶在非洲吗?飞东帝汶采访之前,朋友抛来的问题让人啼笑皆非。东帝汶离非洲远得很。它西与印度尼西亚西帝汶相接,南隔帝汶海与澳大利亚相望,从新加坡搭机直飞,3个多小时就到了。在历经葡萄牙人400多年统治、印尼人24年占领之后,东帝汶在2002年终于摆脱内乱,同年5月20日零时正式独立,但随着联合国和平部队逐步撤出后,世界似乎已把它给遗忘。独立17年以来,这个亚洲最年轻的国家一切都还好吗?10月31日,新加坡往返东帝汶首都帝力的航班在停飞半年多后正式复航,记者带着这个疑问,搭乘复航首趟班机来到帝力。

飞机缓缓降落东帝汶首都帝力机场,从机舱窗口快速一扫,心里一怔,最抢眼的是一个绿底白字广告牌——OPPO。和当地人交谈后得知,中国OPPO和韩国三星并驾齐驱,是东帝汶人使用最多的手机。

一名机场工作人员开玩笑说:“这么多OPPO,不认识中国品牌的乘客可能以为这个机场叫OPPO国际机场。”

在东帝汶4天所见所闻似乎也印证了这一事实:中国元素及其夹带的中国影响力扑向全球新兴市场,东帝汶也不例外。

帝力有3栋标志性官方建筑是中国援建的——总统府、外交部办公楼、国防部和国防军司令部办公楼。

东帝汶在2017年成为中国发起的亚投行成员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随之在东帝汶落地。在20多个项目中,3个特别引人关注,按中国驻东帝汶大使肖建国的说法,就是“一网”“一路”“一港”,即:东帝汶国家电网、第一条高速公路苏艾高速公路、蒂坝港。

中国公司为东帝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图为工人在东帝汶苏艾高速公路项目工地上施工。(杜宇 摄)

东帝汶国家电网项目已进入运营维护阶段,苏艾高速公路一期项目已于2018年11月通车,蒂坝港项目正在建设中。高速公路和港口都将支撑起东帝汶的油气开发计划。

新港口位于东帝汶北部海岸。项目由法国博洛雷公司中标,由中国港湾工程公司承建,建成后可停靠7000个标准集装箱。

走进蒂坝港工地,中国式标语触目皆是,霎时有置身中国的错觉,眼睛扫到小部分附加英文说明的标语才回过神来——我们还脚踩东南亚。

负责承建蒂坝港的中国港湾东帝汶公司总经理王伟强调,工作团队其实很国际化,不只有中国人,还有法国人、澳大利亚人、巴西人、葡萄牙人和当地人,一般通告都用当地语言加汉语发出。

有媒体曾以蒂坝港项目为例,指中国在东帝汶的影响力增强。对此,王伟反驳说:“(媒体)完全没提这是法国人竞标拿下的项目,却只凸显中国港湾。其实中国港湾只是承包商,建成以后是移交给法国人的。”

作为小国,东帝汶的外交之道是在大国之间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延伸阅读】德媒:土耳其与“一带一路”成功对接

参考消息网11月7日报道 德国《日报》网站11月5日报道称,来自中国的一趟大型货运列车5日首次通过了博斯普鲁斯海峡的马尔马拉海底隧道,从而建立了一条新的通往欧洲的跨欧亚铁路线。

报道指出,“一带一路”是中国最大的全球基础设施项目,政府为此投入巨资。除铁路外,还有新的海运航线,中国为此在亚洲、非洲和欧洲新建或翻修现有港口。

新的铁路线经过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格鲁吉亚进入土耳其,然后再从那里继续穿过南欧地区国家,到达布拉格。

报道称,马尔马拉海底隧道6年前开放,当时仅供伊斯坦布尔轻轨铁路使用,现在也服务国际长途运输。

报道表示,对土耳其而言,与“一带一路”对接是一项成功。经济学教授塞达特·艾巴尔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土耳其语频道说:“对我们来说,一个梦想成真了。对土耳其而言,成为中国全球性倡议‘一带一路’的伙伴非常重要。它将中国投资带到了地中海东部,并且具有重要战略和政治意义。”

报道提到,列车5日抵达安卡拉,受到了土耳其交通部长的热烈欢迎。列车从中国西安发车需14天抵达布拉格。

报道认为,中国由此圆满完成了“一带一路”的又一个项目。对中国来说,这条货运铁路线填补了海路和航空运输之间的空白。海路运输是成本最低且环保的方式,但从中国到达欧洲需要大约2个月时间。航空运输快捷,但成本高,也不环保。而铁路运输只需要2周,同样可以在中欧之间运输易腐商品。

报道称,土耳其希望通过“一带一路”扩大未来与中国的双边经贸往来。艾巴尔说:“中国和土耳其从未像今天这样靠近。土耳其可以成为中国在地中海东部地区的一个关键国家。”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